江西上饶正在强力推进殡葬改革。明确提出了“确保今年年底每个村都有公益性墓地”“确保可视范围内没有乱埋乱葬坟墓”“确保2020年底之前全市火化率达到**”等要求。“强力推进”在多方面得以体现,譬如多个县市集中销毁收缴来的棺木。
全面收缴棺木集中砸碎,甚**对违规土葬强行起棺,都是似曾相识的一幕。而事实上,《殡葬管理条例》早就删除了“拒不改正的,可以强制执行”条款。棺木也属于法律保护的私人财产,尤其是,这还涉及民间风俗习惯,单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,可能会造成人心不安。
殡葬改革是现实的需要,鼓励火葬也是必然的方向,但移风易俗是否仅有强力一个选择,是对行政智慧的考验。上饶市长谢来发在讲话中指出,强力推进殡葬改革,是“要让乡村美起来”。或许在外人看来,看得见坟头的乡村很不美,但对当地人来说,让亲人的坟墓不受打扰,原本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。
殡葬改革的推进,善治能力比强力作为更重要。因为后者在执行中,很容易变味。只要工作到位,假以时日,村民观念并非不可改变。事实上,土葬观念真正强的老人,主要集中在年纪较大的群体里,基数并不太大。Z F部门可以先建公墓,慢慢让村民接受,而不是一下子把棺材收光。年纪真的很大且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,尊重他们的信仰和想法,也不是不可以。
无分年龄大小,无分文化高低,一刀切执行,简单粗暴划定一个日期,当成“**任务”下发,这样的做法是激进的,也是死板的。而殡葬改革理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处理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,因为在农村地区,殡葬问题依旧很敏感,对死者的不尊重被认为是大不敬。建设美丽乡村的初心很好,但**少要先尊重一下村民的意见。
相比经济建设很难立竿见影,诸如殡葬改革之类,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政绩,所以哪怕前车之鉴就在眼前,地方官员也总有类似冲动。由此可能带来的基层民众反感和**形象破坏,代价虽然同样很大,却被完全忽视了。这是不应该的。强力推进殡葬改革,让人看见的,不能只有权力的任性,还应该有政策的温情,以及善治的智慧。